中国石油——大宗商品类股票,受控于商品价格

admin 2025-09-08 阅读:3 评论:0
今天聊聊中国石油,还是先看看其股票走势。 从前复权的季线看,中国石油上市就是巅峰,第一天开盘价卖到44元,这都16年过去了,股价不但没回到44元,反而大部分时间在10元以下晃荡。 2007年也是K哥初次接触市场的时间,记得那时周边朋...

今天聊聊中国石油,还是先看看其股票走势。

从前复权的季线看,中国石油上市就是巅峰,第一天开盘价卖到44元,这都16年过去了,股价不但没回到44元,反而大部分时间在10元以下晃荡。

2007年也是K哥初次接触市场的时间,记得那时周边朋友都说中国石油巴菲特都买了,未来涨到100元都有可能,结果就是这些坚信能涨到100元的人,被套在高点了。

2020年,中国石油创出最低点3.09元,如果大家关心国际油价,2020年4月国际油价期货出现了负值,随后油价出现反弹,到了2020年10月国际油价回踩,而中国石油却破了新低。

从这点上说吧,中国石油、中国石化都和国际油价有关,但又不是完全同步,大级别行情中国石油要比油价慢4-6个月的行情。

现在再看中国石油,从2020年10月至今,股价也从3.09元涨到了7.23元,翻倍还多了。

因此,中国石油不是赚不到钱,持这种票更多要有耐性才行。

现在这个位置,中国石油是贵还是便宜呢?

中国石油是做什么的?

从主营业务看:原油及天然气的勘探、开发、生产和销售;原油及石油产品的炼制,基本及衍生化工产品、其他化工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炼油产品的销售以及贸易业务;天然气、原油和成品油的输送及天然气的销售。

看主营业务标注的业务挺多的,实际上没那么多。

从产品分类看,卖原油和天然气占收入的85%以上,因此中国石油就是卖油和天然气的,而主要就是卖原油的。

产业链上,卖油和天然气,这就是终端产品,TO C,因此产业链是强势。

产品技术上,中国石油除了受控于国际原油价格外,也不受其它影响,毕竟炼油技术啥的也不是高科技,也很难被卡脖子,因此技术上也是强势。

股东上看,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控股82.46%,实际控制人是国资委,因此股东上是弱势。

董事长简介:

戴厚良1963年出生,1985年在江苏化工学院拿到有机化学工业专业学士学位;

1985年 ~ 1997年在扬子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芳烃厂,任职副厂长、厂长。

1997年 ~ 1999年在南京大学拿到工商管理专业的硕士学位。

1997年 ~ 2003年12月,历任扬子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副经理、总经理、董事长等职务。

2005年9月,任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财务副总监;11月,任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2006年5月,任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高级副总裁兼财务总监。

2008年6月,任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党组成员。

2016年5月,任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8月,兼任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裁。

201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8年5月,任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7月,任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

2020年1月,任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3月,兼任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从简介上看,戴厚良是技术出身,简介上并看不到创业基因,因此判定为弱势。

总结下:中国石油产业链是强势,产品技术是强势,股东上判为弱势,董事长是弱势。

这里多说一句,股东是国资委强不强?像石油这种行业是国家特许行业,因此背后股东是国资委,应该很强对不对?但是,国资委才是真正能把控企业的一方,而不是企业自身。

我们换个角度来说,发现大油田,可以给中国石油,也可以给中国石化,还可以给中国海油,这时决定权在国资委,而非企业自身,因此我们从企业角度看,要判定为弱势,因此企业自己决定不了自己的方向。

看看历史经营情况:

中国石油2007年上市,我们还是截取2010年数据来分析:

营业收入看,2010年14700亿,2022年32400亿,增长2.2倍。

扣非净利润看,2010年1433亿,2022年1709亿,增长19.26%。

市值上看,2010年20406.84亿,2022年9077.84亿,下跌55.51%。

总结一下,营收增长最快,其次是利润,但市值是下跌的。利润比营收增速低了很多,说明利润率有问题,而市值大幅下降,可能之前估值过高,后来回归正常水平。

毛利率和净利率上看,2010年时毛利率是33.79%,净利率是10.28%。但高光之后就是毛利率和净利率同步下跌,一直跌到2017年,毛利率还剩下21.41%,净利率还剩下1.82%。

随后2017年-2020年,本来应该2018年后利润逐步恢复,但遇到疫情,周期又往后移了3年,真正利润恢复是在2021年-2023年。

2023年看,毛利率恢复到21.7%,净利率恢复到6.41%。对应上面的扣非净利润,也可以看到最近3年涨的还不错。

看看营收是怎么分配的?

用2023年3季报和2022年3季报进行对比,营业收入下降7.3%,营业成本下降7.73%,销售费用增长0.8%,管理费用增长8.8%。

净利润增长9.8%,扣非净利润增长3.8%。

总结一下,营收和营业成本都下降了,但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都是上涨的。这里有油价的关系,也有库存油的原因,所以真正影响中国石油这种公司利润的,反而不是企业经营水平,更重要的是油价的水平。

算个清算价值:

流动资产,现金2791.48亿,应收1057.39亿,存货 1867.06亿,总计:5715.93亿

非流资产:长期投资 2798亿,固定资产4523亿,在建工程2019亿,总计:9340亿。

流动负债:短期借款 500.92亿,应付2975.94亿,合同负债863.34亿,工资和税718.72亿,总计:5058.92亿。

非流负债:长期借款1172.57亿,应付债券170.8亿,负债合计1.18万亿。

资产合计1.5万亿,负债合计1.18万亿,净资产3200亿。

算算估值:

按扣非净利润算,2022年1709亿,10倍估值就是17090亿加上3200亿的净资产,估值应该在20000亿了。

现在中国石油A股+港股市值,一共是1.32万亿,还不到2万亿,因此是不是还是低点呢?

看上面扣非净利润的图,可以明显发现2015年扣非净利润出现断崖式下跌,而2017-2019年利润又有所恢复。

如果对比国际油价,用WTI来看,50美元以下中国石油就不赚钱了,但由于设备维护费用较大,因此利润可以到亏损。

50美元以上,中国石油是可以赚钱的,但想赚得多,国际油价要到70美元以上,收益较高。因此2022年至今,中国石油还是属于盈利较多的状态。

现在问题是,2024年国际油价能否维持在70美元以上,这个将决定中国石油的价格是否能继续上涨。

如果国际油价跌到50美元以下,中国石油底部就是8000-9000亿,如果国际油价维持70美金以上,那么中国石油底部应该就是12000-13000亿了。

所以,中国石油运营对公司市值影响其实有限的,主要还是油价影响较大。

就说这些吧。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热门文章
  • CCI指标揭秘:如何利用CCI>100和CCI<-100捕捉买卖信号

    CCI指标揭秘:如何利用CCI>100和CCI<-100捕捉买卖信号
    顺势指标(Commodity Channel Index,简称CCI)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股票、期货和外汇市场的技术分析工具。它由唐纳德·兰伯特(Donald Lambert)于1980年提出,主要用于衡量价格相对于其统计平均值的偏离程度。CCI的核心思想是通过计算当前价格与历史平均价格的差异,来判断市场是否处于超买或超卖状态。 CCI的计算公式较为复杂,但其核心逻辑是通过比较当前价格与一定周期内的平均价格,来衡量价格的波动性。具体来说,CCI的计算公式为:CCI = (当...
  • BIAS指标解析:如何利用乖离率预测股价反转

    BIAS指标解析:如何利用乖离率预测股价反转
    乖离率(BIAS)是技术分析中一个重要的指标,用于衡量股价与其移动平均线之间的偏离程度。通过计算股价与均线的差值占均线的百分比,投资者可以判断当前股价是否处于超买或超卖状态。BIAS的计算公式为: BIAS = (当前股价 – 移动平均线) / 移动平均线 × 100% 当BIAS值大于10%时,通常认为股价处于超买状态,市场可能面临回调风险;而当BIAS值小于-10%时,则认为股价处于超卖状态,市场可能迎来反弹机会。 乖离率的基本原理 乖离率的核心思想是股价会围...
  • MACD指标解析:如何通过DIFF和DEA线捕捉市场趋势

    MACD指标解析:如何通过DIFF和DEA线捕捉市场趋势
    MACD(平滑异同移动平均线)是技术分析中常用的趋势跟踪指标,由DIFF线、DEA线和柱状线组成。它通过计算两条指数移动平均线(EMA)的差值,帮助投资者识别市场趋势的强弱和转折点。本文将深入解析MACD的构成、计算方法及其在捕捉趋势转折与背离信号中的应用。 MACD的构成与计算方法 MACD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DIFF线、DEA线和柱状线。DIFF线是短期EMA(通常为12日)与长期EMA(通常为26日)的差值,反映了短期和长期趋势的差异。DEA线则是DIFF线的9...
  • 能量潮(OBV)揭秘:如何通过成交量预测股价趋势

    能量潮(OBV)揭秘:如何通过成交量预测股价趋势
    能量潮(On-Balance Volume,简称OBV)是一种技术分析工具,由乔·格兰维尔(Joe Granville)在1963年提出。OBV通过累计成交量的变化来预测股票价格趋势,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量价分析工具。OBV的核心思想是成交量是价格变动的先行指标,成交量的变化可以预示价格的未来走势。 OBV的计算方法相对简单。当某一天的收盘价高于前一天的收盘价时,当天的成交量被加到前一天的OBV值上;当某一天的收盘价低于前一天的收盘价时,当天的成交量从前一天的OBV值中减去...
  • 2025全球先锋赛循环赛第一日赛程预告:19点HLE对战TES

    2025全球先锋赛循环赛第一日赛程预告:19点HLE对战TES
      2025全球先锋赛循环赛第一日赛程预告(BO3):   16:00 KC对战TL   约19:00 HLE对战TES   解说:王多多、鼓鼓、Wayward   主持:泱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