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资本市场的活力与效率至关重要,股票发行制度作为资本市场的“入口”和“总开关”,其改革方向直接关系到市场能否有效配置资源、服务实体经济,坚定不移地、全面地实行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股票发行注册制,不仅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要求,更是激发中国经济新动能的战略举措。
注册制是市场“活水”的源头,让优秀企业获得成长养分
长期以来,我国资本市场实行以审批制为核心的核准制,其初衷是为了保护投资者,严把上市公司质量关,在实践中,这种过度行政化的审核方式也带来了诸多问题:审核周期长、企业排队现象严重、资源错配风险高,许多有发展潜力的创新型企业,特别是“硬科技”公司和中小企业,因无法满足过高的盈利门槛和漫长的等待而错失最佳发展时机,甚至转向海外上市。
实行注册制,其核心在于将审核重心从对企业价值的“实质性判断”转向对信息披露的“合规性审查”,这意味着,只要企业能够真实、准确、完整地披露所有信息,满足上市的基本条件,监管机构就应予以注册,让其进入市场,这无疑为大量优质企业打开了一扇便捷的大门,如同为资本市场引入了源源不断的“活水”,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发展需要,高效地通过股权融资进行技术研发、市场扩张和团队建设,从而加速成长,提升核心竞争力。
注册制是投资者“明灯”,让市场在阳光下运行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注册制将信息披露置于核心地位,要求发行人、中介机构(券商、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对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这从根本上改变了投资者与上市公司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格局。
对于投资者而言,注册制下,他们不再是被动地等待监管机构“背书”,而是成为市场的主角,投资者需要、也必须依靠自己阅读和研究招股说明书等公开文件,去独立判断企业的投资价值,这种“买者自负”的原则,虽然对投资者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但也促使市场回归价值投资的本源,长期来看,这将倒逼上市公司更加注重自身经营和治理水平,通过持续分红、提升业绩来回报股东,形成一个良性的市场生态。
注册制是经济“助推器”,让创新与资本高效对接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我国正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些创新型企业往往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成长”的特点,传统的银行信贷融资模式难以满足其需求,股权融资,尤其是通过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是支持创新的最佳方式。
实行注册制,能够极大地提升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特别是服务科技创新的能力,它允许未盈利但前景广阔的生物科技、人工智能、高端制造等企业上市,为它们提供了宝贵的资金支持,这不仅有助于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培育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行业巨头,更能通过资本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引导社会资本流向国家战略最需要的地方,从而优化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效率,为中国经济的创新驱动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实行注册制并非一放了之,而是需要建立与之配套的强大监管体系,这包括完善的法律制度、严厉的退市机制、对违法违规行为的“零容忍”态度以及成熟的投资者保护体系,从核准制到注册制,是一场深刻的“放管服”改革,其目标是把选择权真正交给市场,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是打通资本市场“入口关”、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步,它不仅能让优秀的企业获得更快的发展,能让理性的投资者获得更公平的环境,更能为中国经济的未来积蓄澎湃的创新动能,这条改革之路,我们必须坚定地走下去。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