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画像:
罗誉铃,太平人寿青岛分公司EMP(卓越管理人才培养计划)成员、业务经理。2024年12月加入太平人寿,从跨界“体验者”到太平人寿青岛分公司的“伯乐王”,罗誉铃的保险之路充满了哲学思辨与反常规色彩。他拒绝高压“内卷”,将阳明心学的“知行合一”融入团队管理,打造出一个菁英汇聚、氛围独特的“高能量团队”。入职半年,实现团队和业务双突破,罗誉铃正以平和、共情的方式探索着一条保险服务升级的新路径。
关键词:
体验型人格、高能量团队、知行合一
“体验型人格”的跨界破局:从“想试试”到“扎根干”
“我是一个体验型人格,没接触过的行业,我就想去试试。”罗誉铃这样解释自己为何在2024年底加入保险行业。此前,他涉足过教育、广告、餐饮、工程等多个领域,每次跨界都能迅速摸清行业底层逻辑。他坦言,此前对保险认知有限。直到通过朋友深入了解,他发现保险不仅是销售,更是一种对冲风险的现代金融工具与服务体系。“我想学习保险知识,也想亲身体验这个行业的运作方式。”
在这样的背景下,罗誉铃经过认真评估,选择加入太平人寿青岛分公司。因为中国太平是一家中管金融单位,历史悠久、实力雄厚、口碑良好,最让他心动的是太平人寿EMP项目,这里汇聚高素质、高品质、高绩效的人群,这与他自身的定位和发展意向相契合,项目提供了系统且专业的培养路径,为学员们拓宽视野、丰富知识储备提供了有力支持。
带着这份求知欲和体验精神,罗誉铃在太平人寿的平台上开启了“火箭式”成长:首月即达成转正目标,第二个月成功增员,第三个月实现晋升,完美契合太平人寿内部推崇的“首转二增三晋”快速成长路径。在太平人寿EMP培养中,他更是一举摘得“保费王”和“件数王”双料桂冠。半年时间,个人业绩和团队规模均实现快速突破。“我不是为了卖保单而卖保单,我是为了搞懂这个行业。”他如此总结自己的初心,而这份深耕的意愿,恰恰成了他业绩爆发的深层动力。
团队与业绩并进:用阳明心学重构团队哲学
在快速掌握个人业务后,罗誉铃敏锐地意识到团队建设在保险行业的重要意义。他将明代思想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哲学奉为圭臬。“你的认知和行为必定一致,你不会做认知之外的事,也赚不到认知之外的钱。” 他将团队发展视为“种下一颗优质的种子”,深信其裂变带来的指数级时间价值:“我一个人只有24小时,但100个人就是2400小时。效率天壤之别。”罗誉铃的“种子”来源广泛而优质:国企高管、地产营销总监、托管校长、私营企业主……各行各业的精英被他的理念吸引而来。
他摒弃了传统的“求人式”销售:“我不会为了卖保单去求人。认同就买,不认同也没关系。” 他更推崇在聚会、饭局等自然、放松的场合,平和地传递保险价值理念。一句“一顿饭卖了四张重疾险”的轶事,正是他这种“不推销的推销”、以专业和价值吸引客户的生动注脚,也为其在保险事业的探索取得不俗的成绩。
“松弛感团队”的“高能量场”:保险行业的“反卷”实验
在竞争激烈的保险行业,罗誉铃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松弛感、高能量团队”理念。“我们不做激进推销,不盲目追业绩。团队成员做得开心、有成长感最重要”。“很多人坚持不下去,是因为不开单就面临生存危机。但在我们团队,大家没有这种生存压力,反而能更从容、更长远地发展。”
他的团队成员构成颇具特色——多为收入基础较好的人群。“他们加入,并非单纯为了收入,而是渴望与我们这样一群人共事,追求一种更高能量、更有价值的生活方式。”团队定期组织读书会、爬山、茶会,甚至提供教育咨询、旅游资源、国学课程等增值服务。“我们不是在单纯地卖保险,而是在构建一个高能量的生活圈层和价值共享平台。” 一位团队成员感慨道:“以前和闺蜜吃饭是纯粹的‘社交消费’,现在还能愉快地交流专业、创造价值,变成‘社交生产’了!”这种从消费到生产的转变,正是“松弛感团队”独特魅力的核心所在。
“何事惊慌”:从容深耕,守护万家安康
罗誉铃的座右铭是“何事惊慌”。他深信,只要内心有定力,就能从容应对任何挑战。“保险不是一个需要慌张的行业,它恰恰需要长期的沉淀、平和的心态和持续的价值输出。”
他运用道家智慧“反者道之动”来诠释自己的团队发展哲学:“答案总是在反面。成功不在于你,在于对方。当你真正站在对方立场,为他谋划长远未来时,吸引力自然产生。”
展望未来,罗誉铃希望在太平人寿这片重视价值与长期主义的沃土上,继续深耕他的“松弛感团队”模式,吸引更多志同道合者,共同深耕保险赛道。“我们最终的目标,绝非销售了多少保单,是在帮每一个家庭构建健康与财富的保障体系。这是一种深度服务,更是一种长期的价值陪伴。”
大众报业·半岛网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