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澳科技股票值得长期持有吗?未来发展前景如何?

admin 2025-09-07 阅读:3 评论:0
下一个隆基,很可能不是中环,而是晶澳科技,这才是跟隆基最像的公司,甚至没有之一! 一、当光伏垂直一体化隐形巨无霸 这几年的光伏大行情中,最出名的公司莫过于隆基股份了(现改名隆基绿能,股价走的确实也很绿…),除此之外应该是通威和中环,由于...

下一个隆基,很可能不是中环,而是晶澳科技,这才是跟隆基最像的公司,甚至没有之一!

一、当光伏垂直一体化隐形巨无霸

这几年的光伏大行情中,最出名的公司莫过于隆基股份了(现改名隆基绿能,股价走的确实也很绿…),除此之外应该是通威和中环,由于中环股份(现改名TCL中环)跟隆基一样,都是硅片巨头,也都各自有一群死忠粉,他们彼此之间相互攻讦,嘲讽对方为鸡粉和环粉,市场也就默认这两者是同类型公司,而事实上,从近期追踪光伏行业的年报来看,最像隆基的可能不是中环,而是晶澳科技!

市场默认将隆基和中环归为同类型公司,但实际上,隆基是行业最早走垂直一体化路线的公司,现在也是垂直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公司,相反,中环在这方面就弱多了,甚至在这两年同行都拼命往上下游拓展,努力向一体化方向发展的时候,中环的一体化之路依然走得不紧不慢,虽然也参股新疆协鑫拓展了硅料业务,以及推出了自己的组件品牌环晟,但硅片依然是最核心的收入来源,占比超过75% 。

相反,一直被市场认为就是一个组件厂商的晶澳科技,在一体化方向反而走的非常早,最早从2010年开始就由电池业务向上下游拓展,目前程度也非常深了。

此前新能源大爆炸追踪晶澳科技的时候说它是行业里隐形的垂直一体化巨头(具体内容请搜索关注新能源大爆炸后,在对话框里输入“晶澳科技”查看研究合辑),这次年报,公司公布了自己的垂直一体化程度进展。

截至2022年底,公司的垂直一体化率达到80%,而且预计2023年末可以达到90%,也就意味着,晶澳科技已经成为光伏行业里仅次于隆基,垂直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公司!

最像隆基的不是中环,而是低调的晶澳科技,也许最可能成为下一个隆基的也不是中环,而是晶澳科技!

有没有出乎意料、大吃一惊的感觉?

这主要也是因为公司的硅片和电池片等都用于自家的组件业务,并不对外出售,导致行业存在感比较低,实际上,公司的硅片和电池片自供组件业务都不够,每年都还需要对外采购一部分。

根据2022年报披露的数据:公司去年年底组件产能近50GW,硅片和电池片产能约为组件产能的80%,也就意味着,还有略高于20%的硅片和电池片需要外购,之所以说略高于而不是等于,是因为生产1GW组件需要超过1GW的电池片和硅片。

公司的目标是2023年垂直一体化率达到90%,这几乎也同时意味着,再往后两三年,公司的垂直一体化率就可以达到100% 了,甚至很可能会像隆基一样,向行业里更多的细分环节拓展,摸着隆基过河。

至于在光伏行业里,是走专业化路线更好,还是垂直一体化路线更好,今天在这里就不展开了,但晶澳科技的2022年业绩非常不错却是公认的。

二、晶澳科技2022年年报简析

2022年晶澳科技实现营收730亿元,同比增长76.72%,归母净利润55.33亿元,同比增长171.40%。Q4实现营收236.66亿元,同比增长55.65%,环比增长13.48%;归母净利润22.43亿元,同比大增208.89%,环比也大增41.34%。

不仅大幅超出此前市场的一致预期,而且都处于此前业绩预告的最顶部,毛利率为14.78%,净利率为7.59%,分别较2021年有所提升。

这份财报不仅是亮眼了,说是逆天也不为过,尤其在当前市场对于光伏行业普遍缺乏信心的情况下,这个业绩无疑给行业打了一剂强心针。

可能有眼尖的朋友注意到了:晶澳科技的净利润增速远远超出了营收的增速,为什么呢?

先看营收的增长,去年晶澳组件销售了38.105GW,同比增长58.31%,很不错的增速,但其实也就是行业平均水平而已。

根据光伏协会去年288.7GW产量、58.8%的增速来看,基本上,可以说晶澳科技去年组件的销量跟行业平均水平差不多。

那只能说明去年亮眼的销售增长主要来自单价的提升。事实也是如此,去年单瓦收入为1.85元,比2021年增加了0.21元,同比增长13%;单瓦毛利为0.26元,较2021年提升3分钱,同比增长了14%左右。

单瓦毛利的提升,说明晶澳科技比较好地向下游传导了上游原材料的成本提升。

而净利润大幅度超过营收,则主要是汇兑损益的缘故,由于去年美元相对人民币升值,公司有60%左右的收入来自海外,去年取得了7.16亿的汇兑收益,而2021年的则是亏损4.23亿,一来一去之间就是11亿多的差距,如果没有这个汇兑收益,2022年的利润数据也没有那么爆炸。

三、疯狂的研发投入

话说回来, 去年公司也计提了超过11个亿的资产损失,其中,存货跌价损失及合同履约成本减值损失2.61亿元 ,固定资产减值损失8.43 亿元,主要是小尺寸产能淘汰,同比2021年底6亿多的数据也是大幅度增加,也算有点扯平了。

联想到通威2022年的业绩“暴雷”也是因为淘汰落后产能计提了资产减值,重资产投入又技术变革的行业就这点不好,总是得持续重金投入以维持技术的领先性,还是白酒好呀……

持续的重金投入,就是高科技行业企业的宿命,2022年,公司研发上又砸了46.08亿元,营收占比超过6.3%,也是比较高的水平了,好在成果也不错。

公司量产P型电池转换效率最高23.9%,N型电池转换效率最高25.3%。推出的新一代量产N型组件Deep Blue 4.0 X,相对于传统主流P型组件,BOS成本(指除了光伏组件以外的系统成本)可降低2.1%,LCOE成本可降低4.6%。

此外,在公司的经营上,也大力推进智能化和数字化,大幅降低员工数量的同时,也提升了员工劳动效率和产品质量,持续增强自身的竞争优势。

回望这几年的光伏行业大爆发,晶澳科技绝对不算风头最劲的公司,甚至行业感知度也是偏低的,但综合实力而言,它反而是被忽视的,从垂直一体化的完成度而言,它或许才是下一个隆基呀!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热门文章
  • BIAS指标解析:如何利用乖离率预测股价反转

    BIAS指标解析:如何利用乖离率预测股价反转
    乖离率(BIAS)是技术分析中一个重要的指标,用于衡量股价与其移动平均线之间的偏离程度。通过计算股价与均线的差值占均线的百分比,投资者可以判断当前股价是否处于超买或超卖状态。BIAS的计算公式为: BIAS = (当前股价 – 移动平均线) / 移动平均线 × 100% 当BIAS值大于10%时,通常认为股价处于超买状态,市场可能面临回调风险;而当BIAS值小于-10%时,则认为股价处于超卖状态,市场可能迎来反弹机会。 乖离率的基本原理 乖离率的核心思想是股价会围...
  • MACD指标解析:如何通过DIFF和DEA线捕捉市场趋势

    MACD指标解析:如何通过DIFF和DEA线捕捉市场趋势
    MACD(平滑异同移动平均线)是技术分析中常用的趋势跟踪指标,由DIFF线、DEA线和柱状线组成。它通过计算两条指数移动平均线(EMA)的差值,帮助投资者识别市场趋势的强弱和转折点。本文将深入解析MACD的构成、计算方法及其在捕捉趋势转折与背离信号中的应用。 MACD的构成与计算方法 MACD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DIFF线、DEA线和柱状线。DIFF线是短期EMA(通常为12日)与长期EMA(通常为26日)的差值,反映了短期和长期趋势的差异。DEA线则是DIFF线的9...
  • CCI指标揭秘:如何利用CCI>100和CCI<-100捕捉买卖信号

    CCI指标揭秘:如何利用CCI>100和CCI<-100捕捉买卖信号
    顺势指标(Commodity Channel Index,简称CCI)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股票、期货和外汇市场的技术分析工具。它由唐纳德·兰伯特(Donald Lambert)于1980年提出,主要用于衡量价格相对于其统计平均值的偏离程度。CCI的核心思想是通过计算当前价格与历史平均价格的差异,来判断市场是否处于超买或超卖状态。 CCI的计算公式较为复杂,但其核心逻辑是通过比较当前价格与一定周期内的平均价格,来衡量价格的波动性。具体来说,CCI的计算公式为:CCI = (当...
  • 能量潮(OBV)揭秘:如何通过成交量预测股价趋势

    能量潮(OBV)揭秘:如何通过成交量预测股价趋势
    能量潮(On-Balance Volume,简称OBV)是一种技术分析工具,由乔·格兰维尔(Joe Granville)在1963年提出。OBV通过累计成交量的变化来预测股票价格趋势,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量价分析工具。OBV的核心思想是成交量是价格变动的先行指标,成交量的变化可以预示价格的未来走势。 OBV的计算方法相对简单。当某一天的收盘价高于前一天的收盘价时,当天的成交量被加到前一天的OBV值上;当某一天的收盘价低于前一天的收盘价时,当天的成交量从前一天的OBV值中减去...
  • 2025全球先锋赛循环赛第一日赛程预告:19点HLE对战TES

    2025全球先锋赛循环赛第一日赛程预告:19点HLE对战TES
      2025全球先锋赛循环赛第一日赛程预告(BO3):   16:00 KC对战TL   约19:00 HLE对战TES   解说:王多多、鼓鼓、Wayward   主持:泱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