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股票市场普遍出现了一定的震荡和回落,其中对美国利率政策高度敏感的股市表现尤为明显,尽管经济数据时而显示出韧性,但投资者情绪却显得较为谨慎,究其根源,市场对美联储(美国联邦储备系统)未来货币政策路径的预期变化,成为了此次股票回落的关键推手,具体而言,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交织作用,共同导致了这一现象:
通胀压力的顽固性与美联储“鹰派”立场的强化
尽管美联储自2022年开启激进加息周期以来,通胀率已从高点有所回落,但核心通胀(尤其是剔除食品和能源后的服务业通胀)的粘性依然超出预期,工资增长保持强劲,住房成本等分项仍具韧性,这使得美联储官员们担忧过早放松政策可能导致通胀反弹,在近期的一系列讲话和会议纪要中,多位美联储官员释放出“鹰派”信号,强调通胀风险仍偏上行,或将维持利率在高位“更长时间”(Higher for Longer),这种对通胀顽固性的担忧,强化了市场对美联储将维持甚至可能进一步收紧货币政策的预期,从而对股票估值构成压力。
经济数据的“喜忧参半”与“软着陆”预期的动摇
近期美国经济数据表现复杂:就业市场虽有所降温但仍保持相对稳健,消费者支出也显示出一定韧性;制造业PMI持续处于收缩区间,企业投资意愿受到抑制,部分区域银行信贷条件收紧也开始对经济活动产生负面影响,这种“喜忧参半”的数据使得市场对于美国经济能否实现“软着陆”(即成功抑制通胀而不引发严重衰退)的信心有所动摇,若经济最终陷入衰退,企业盈利将受到直接冲击;若经济过热导致通胀再燃,则美联储将被迫采取更激进的紧缩政策,这种不确定性使得投资者风险偏好下降,选择抛售股票等风险资产。
市场对“降息预期”的过度修正与重新定价
在2023年初,市场曾普遍预期美联储将在年内迅速开启降息周期,随着通胀数据的反复和经济表现的超预期,市场对于降息的时点和幅度进行了大幅修正,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将维持当前利率水平至少到2024年上半年,甚至部分观点认为不排除进一步加息的可能性,这种对“宽松预期”的落空和“紧缩预期”的升温,直接导致股票估值模型中的无风险利率(通常以国债收益率为代表)上行,从而对股票的内在价值进行重新评估,尤其是对高成长性、依赖未来现金流的科技股等板块冲击较大。
金融环境收紧对流动性和企业盈利的潜在影响
美联储持续的加息和其资产负债表的缩减(量化紧缩QT),共同导致美国金融环境整体收紧,银行间拆借利率上升,企业融资成本增加,信贷可得性下降,这不仅抑制了企业的投资和扩张计划,也可能影响消费者的借贷和消费意愿,对于高杠杆企业而言,融资成本的上升将直接侵蚀其盈利能力,金融环境收紧还可能通过财富效应(股价下跌导致家庭财富缩水)进一步抑制总需求,形成负反馈循环,这些都让投资者对未来企业盈利增长前景感到担忧。
地缘政治风险与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外部压力
除了国内政策因素,地缘政治冲突(如俄乌局势、巴以冲突等)持续存在,不仅推高了能源和粮食价格,加剧了全球通胀压力,也增加了全球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主要经济体(如欧元区、中国)经济增长动能放缓,外需减弱也将对美国企业的海外营收造成影响,这些外部风险因素与美联储政策调整的内部压力相互叠加,共同促使投资者采取更为谨慎的投资策略,导致股票市场承压回落。
近期股票市场的回落并非由单一因素驱动,而是美联储政策预期、经济数据表现、通胀走势、金融环境变化以及地缘政治等多重因素复杂作用的结果,核心在于市场对美联储未来货币政策路径的重新评估——从早期的“快速转向宽松”转向“维持高利率更长时间”,甚至不排除进一步紧缩的可能,这一预期的转变,直接影响了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和资产定价逻辑,展望未来,投资者将继续密切关注美联储官员的表态、关键通胀数据以及经济动能的变化,这些因素将共同决定市场情绪的走向和股票市场的后续表现,在不确定性较高的环境下,市场波动性可能仍将维持较高水平。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