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新基建与传统基建的协同推进,正成为中国经济稳增长、调结构的重要引擎,从5G基站、特高压到城际高铁、数据中心,基建领域不仅承载着短期稳投资的功能,更孕育着长期产业升级的机遇,在此背景下,30只具有代表性的基建股票(涵盖传统基建、新基建、工程服务等细分领域)进入视野,它们或手握核心订单、或卡位赛道前沿、或受益政策红利,成为投资者布局“基建牛”的关键标的。
传统基建:稳增长的“压舱石”
传统基建仍是当前基建投资的主力,聚焦交通、水利、市政等领域,龙头股凭借资金、技术、资源优势,持续受益于重大项目落地。
中国建筑(601668.SH)
全球最大的工程承包商,房建+基建双轮驱动,2022年新签合同额3.8万亿元,同比增长8.1%,公司在超高层建筑、高铁站房等领域技术领先,同时受益于城中村改造、保障性住房建设加速,业绩确定性高。
中国中铁(601390.SH)
中国铁路建设的绝对龙头,高铁市占率超60%,2023年上半年新签基建订单同比增长12.3%,随着“八纵八横”高铁网完善及城际铁路规划落地,公司长期成长逻辑清晰。
中国铁建(601186.SH)
铁路、公路、市政工程全覆盖,海外业务占比约15%,2022年海外新签订单同比增长28%,公司在高原铁路、海底隧道等特种工程领域经验丰富,是国内基建“走出去”的重要力量。
中国交建(601800.SH)
全球领先的港口、公路、桥梁建设商,深度参与“一带一路”沿线项目,2023年上半年海外营收占比达22%,随着海外基建需求复苏,公司业绩弹性有望释放。
葛洲坝(600068.SH)
中国能建旗下核心平台,水利水电、环保工程领域龙头,2022年环保业务营收占比提升至25%,受益于“双碳”目标下水环境治理、固废处理需求增长,公司第二增长曲线明确。
新基建:产业升级的“新引擎”
以5G、特高压、数据中心、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基建,正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交通网络”,相关龙头股有望享受行业高增长红利。
中国铁塔(00788.HK)
国内通信基站建设运营垄断者,5G基站建设核心受益方,截至2023年6月累计5G基站数超200万座,随着5G应用深化及“东数西算”工程推进,公司机房租赁、室分系统业务将持续增长。
特变电工(600089.SH)
全球领先的特高压输变电设备供应商,特高压变压器市占率超50%,2023年上半年特高压业务营收同比增长45%,随着“西电东送”第三条通道建设启动,公司订单有望持续高增。
中信博(688408.SH)
光伏支架行业龙头,全球市占率约15%,受益于全球光伏装机爆发及“风光大基地”建设,2023年上半年海外营收占比达48%,技术优势叠加全球化布局,成长空间广阔。
宝信软件(600845.SH)
工业互联网龙头,为钢铁、化工等行业提供智能制造解决方案,2022年工业软件业务营收同比增长35%,随着“中国制造2025”推进,公司作为“数字中国”建设核心标的,长期价值凸显。
数据港(603881.SH)
国内第三方IDC服务商龙头,深度绑定阿里、腾讯等头部客户,数据中心分布于京津冀、长三角等核心区域,受益于“东数西算”工程及AI算力需求爆发,公司机柜利用率持续提升。
工程服务与建材:产业链的“毛细血管”
工程服务与建材企业是基建落地的直接参与者,其景气度与基建投资强度高度相关,细分领域龙头具备较强的成本与渠道优势。
上海建工(600170.SH)
长三角区域工程龙头,房建、基建、设计业务协同发展,2022年营收突破2500亿元,受益于长三角一体化及城市更新加速,公司在区域内订单饱满,业绩稳健。
海螺水泥(600585.SH)
全国性水泥龙头,熟料产能超4亿吨,覆盖华东、华南等核心市场,基建投资回暖叠加错峰生产常态化,水泥价格中枢有望上移,公司盈利弹性可期。
东方雨虹(002271.SZ)
防水材料行业绝对龙头,市占率超20%,2022年营收突破300亿元,基建工程、房地产、民用市场“三驾马车”并进,随着老旧小区改造、水利工程推进,公司市场份额将持续提升。
三一重工(600031.SH)
工程机械龙头,挖掘机、混凝土机械国内市占率第一,2023年上半年海外营收占比40%,基建投资复苏叠加设备更新需求,公司业绩有望迎来周期反转。
苏交科(300284.SZ)
国内领先的综合工程咨询企业,业务覆盖勘察设计、监理、检测等领域,2022年新签订单同比增长18%,受益于基建项目前置审批流程优化,公司设计咨询业务需求旺盛。
政策红利与行业趋势:基建投资的“底层逻辑”
- 政策持续加码:2023年中央财政增发1万亿元国债,重点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各地“十四五”基建规划总投资额超百万亿元,为行业提供长期需求支撑。
- 资金面改善:政策性银行专项信贷、REITs等融资工具创新,缓解基建项目资金压力;PPP模式规范发展,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提升项目落地效率。
- 绿色转型加速:“双碳”目标下,新能源基建(光伏、风电、储能)、绿色建筑、智慧城市等领域成为投资热点,相关企业将迎来结构性机会。
风险提示与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基建投资增速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政策落地延迟、海外市场地缘政治风险等。
投资建议:
- 稳健型投资者:关注中国建筑、中国中铁等传统基建龙头,低估值、高股息,具备防御属性;
- 成长型投资者:布局特变电工、数据港等新基建标的,享受行业高增长红利;
- 主题型投资者:把握“一带一路”、城市更新等主题机会,关注中国交建、上海建工等区域龙头。
基建是经济的“筋骨”,从“铁公基”到“新基建”,30只核心基建股折射出中国经济的韧性与活力,在政策、资金、需求的三重驱动下,基建行业有望迎来“量价齐升”的新周期,投资者需立足长期,把握细分赛道龙头,在稳增长的大潮中分享产业升级的红利。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