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您又往股市里投钱了?”我盯着手机屏幕里那条银行转账提醒,声音里带着难以置信的惊愕,电话那头,老爸的声音一如既往的洪亮:“哎呀,小打小闹,凑个热闹!最近那支XX不是涨得挺好嘛,我看了看,觉得还行,就加了一点。”
“还行?”我几乎要跳起来,“爸,您上次听信‘内部消息’投的那支,现在还套着呢!这股市,您又不是不知道,涨涨跌跌跟坐过山车似的,您这‘追加投资’,也太冒险了吧!”我试图用最理性、最担忧的语气,劝说他收回这个“勇敢”的决定。
老爸那边沉默了片刻,我以为他被我说动了,心里刚松了口气,他却慢悠悠地开口:“闺女啊,爸知道你担心,但爸也不傻,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嘛,上次那支是教训,我这次也看了好久,不是瞎投,再说了,”他的语气里多了几分我熟悉的、老一辈人的执拗,“爸这辈子啥大风大浪没见过?这点钱,就当给家里添点彩头,就算亏了,也不影响咱吃喝,再说了,万一涨了呢?”
“万一涨了”这四个字,像根小针,轻轻刺了我一下,是啊,谁不希望涨呢?可这“万一”的概率,实在让人心里打鼓,我劝不动,只能反复叮嘱:“您可千万要谨慎,别把养老钱都搭进去啊!”
挂了电话,我坐在沙发上,脑海里却浮现出老爸年轻时的样子,那时他是一家工厂的技术骨干,踏实肯干,沉默寡言,家里的日子虽不富裕,却也过得安稳,他总说,“钱要一分一分挣,脚踏实地才最稳妥。”退休后,他迷上了股票,一开始只是小试牛刀,后来却越来越投入,仿佛想在这虚拟的数字世界里,找回年轻时拼劲的另一种延续。
我知道,老爸追加投资,不仅仅是为了那点可能的收益,或许,是想证明自己还没老,还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或许,是想为我们这个家多积累一份保障,哪怕只是他想象中的“彩头”;又或许,只是单纯觉得,每天研究K线图、关注财经新闻,让他的退休生活不至于太过单调,那份固执背后,藏着的,是一份深沉的、或许并不被我们完全理解的爱与期盼。
几天后,我特意回家探望,老爸正戴着老花镜,对着电脑屏幕上的红红绿绿,时而蹙眉,时而点头,见我回来,他像往常一样,招呼我吃水果,却没再主动提股票的事。
“爸,那支股……”我还是忍不住开了口。
“哦,那个啊,”他摘下眼镜,揉了揉眼睛,“涨了点,卖了,赚了点零花钱。”语气平静得像在说“今天天气不错”。
我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虽然我知道,股市的涨跌远未结束,老爸的“投资之路”也 likely 不会就此停歇,但那一刻,我忽然不那么焦虑了。
或许,我们这一代人习惯了稳健理财,视股票为洪水猛兽,而老爸那一代人,他们经历过物质匮乏的年代,对财富有着更强烈的渴望,也愿意为了那份渴望去尝试,去承担,他们或许不懂复杂的经济模型,却有着自己朴素的判断和那份“老而弥坚”的勇气。
“爸,下次再投资,记得跟我说一声,我们一起研究研究。”我递给他一杯热茶,笑着说。
老爸愣了一下,随即脸上露出了孩童般得意的笑容:“行!那老爸下次带你一起‘赚彩头’!”
夕阳透过窗户,洒在老爸的脸上,那皱纹里,仿佛也闪烁着对生活的一丝期许,我知道,关于股票的讨论可能还会继续,但那份担忧,正慢慢被一种更复杂的情感所取代——理解,与一份默默的支持,毕竟,老爸的快乐和安心,才是我们最该“投资”的“绩优股”。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