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股票投资的世界里,“追涨”是一个充满争议又极具诱惑力的词汇,许多散户投资者看到某只股票连续涨停或大幅拉升,往往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生怕错过“涨停板”后面的“黄金万两”,于是匆忙追高买入。“追高”如刀尖舔血,成功则可快速获利,失败则可能深套其中,损失惨重,散户投资者究竟应该如何理性、科学地“追股票”呢?本文将探讨一些实用的技巧和注意事项,帮助散户在“追涨”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追涨”之前:先问自己三个为什么
冲动是投资的大忌,在决定追某只股票之前,务必保持冷静,深入思考:
- 为什么涨? 是突发利好消息(如政策扶持、业绩暴增、重大合同等)驱动?还是市场热点情绪炒作?或是主力资金刻意拉抬?只有了解上涨的根本原因,才能判断这波行情的持续性和高度,消息驱动的上涨,若消息具有实质性和持续性,则相对 safer;纯情绪炒作的上涨,则往往昙花一现。
- 风险在哪里? 任何投资都有风险,追高买入时,你的成本价相对较高,股价一旦回调,亏损幅度会比较大,你需要预设好止损位,并且清楚自己能承受多大亏损。
- 目标价位和退出策略是什么? 不能盲目地“买了就不管”,在追涨前,应对这只股票有一个大致的目标价位判断,达到目标位考虑分批卖出;如果走势不及预期,止损位设在何处,都要有明确计划。
“追涨”的核心原则:选对时机,选对股票
并非所有上涨的股票都值得追,散户“追涨”,应遵循以下原则:
- 追“起涨”而非“追末涨”: 尽量选择股价突破重要阻力位、开启主升浪的初期介入,而不是在股价已连续大幅上涨、涨幅巨大、放出巨量后再去“接最后一棒”,股价往往面临较强的回调压力。
- 追“强势”而非“跟风”: 优先选择那些走势明显强于大盘、强于同板块的龙头股或领涨股,这些股票通常有资金关注度高、市场认可度强、上涨动力足的特点,跟风跟涨的“跟风股”则往往缺乏持续性。
- 追“热点”而非“冷门”: 热点板块和题材往往能聚集市场人气,短期涨幅可观,参与热点板块的龙头股,更容易获得超额收益,但要注意,热点轮动快,要及时跟进,也要及时获利了结,不宜恋战。
- 关注成交量配合: “量价齐升”是健康的上涨信号,如果股价上涨时成交量温和放大,说明有资金持续介入,上涨动能较足,如果上涨时缩量,可能是惜售,但也可能是上涨动力不足;如果放出巨量滞涨,则要警惕主力出货。
“追涨”的实战技巧:提高成功率的方法
- 技术面分析辅助:
- 突破买入法: 当股价有效突破重要压力位(如前期高点、平台颈线、趋势线等)时,且成交量配合放大,可考虑追入。
- 均线支撑买入法: 对于沿均线系统(如5日、10日均线)震荡上行的强势股,股价回调至均线附近获得支撑并再次放量上涨时,是较好的追买时机。
- 突破回踩买入法: 股价突破关键阻力位后,通常会有一个回踩确认支撑的过程,若回踩不破支撑位且缩量,则可在回踩结束再次上行时介入。
- 分批建仓,控制仓位: 追涨风险较高,切忌一次性满仓,可以先轻仓试探,若走势符合预期,再加仓,这样既能降低风险,也能在判断失误时及时止损,不至于全军覆没。
- 设置严格的止损纪律: 这是“追涨”操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在买入前就想好,如果股价不涨反跌,跌到什么价位必须离场,严格执行,绝不抱有幻想,止损是控制亏损扩大、保存实力的有效手段。
- 关注市场情绪和板块效应: 当市场整体情绪高涨,热点板块形成赚钱效应时,追涨的成功率相对较高,反之,若市场低迷,板块轮动杂乱,追涨的风险则大大增加。
“追涨”的禁忌:这些坑千万别踩
- 不要追“一字板”开板的次新股(除非有绝对把握): 一字板开板后,往往面临巨大的抛压,短期内波动剧烈,散户很难把握。
- *不要追“问题股”和“ST股”: 这类股票风险极大,即使短期有异动,也可能是主力资金自救或陷阱。
- 不要在股价已连续大涨、严重透支未来业绩时追高: 此时股价估值往往过高,安全边际极低。
- 不要盲目追涨自己不了解的股票: 不熟悉的股票,你无法判断其价值、风险和主力意图,容易成为“韭菜”。
- 不要满仓追涨,更不要借钱追涨: 这是投资的大忌,会极大放大风险,一旦失败,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追涨”并非散户的专利,机构投资者也会追趋势,但散户由于信息、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劣势,在“追涨”时更需要谨慎和技巧。“追涨”的核心在于“理性”和“纪律”,而非“冲动”和“赌博”,散户投资者应不断提升自己的分析能力,严格遵循交易纪律,控制好仓位和风险,才能在“追涨”中分得一杯羹,而不是成为被收割的对象,股市中生存下来永远是第一位的,盈利是第二位的,只有控制好风险,才能让投资之路走得更长远。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