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美国股票市场在全球经济缓慢复苏的背景下,延续了2013年的上涨势头,但内部结构出现明显分化,全年来看,标普500指数累计上涨11.4%,纳斯达克指数上涨13.4%,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上涨7.5%,主要股指均创下历史新高,市场波动率阶段性上升,板块轮动特征显著,经济数据、政策走向与企业盈利成为驱动行情的核心因素。
宏观经济与政策环境:复苏确认与政策转向
2014年美国经济呈现“温和复苏、就业改善、通胀低迷”的特征,一季度受严寒天气拖累,GDP环比萎缩2.1%,但二季度迅速反弹至4.6%,三季度虽回落至2.2%,但全年GDP增速达2.5%,较2013年提升1.1个百分点,为2010年以来最佳表现,就业市场持续向好,全年新增非农就业岗位295万个,失业率从6.7%降至5.8%,接近充分就业水平。
通胀方面,受油价下跌影响,全年核心PCE物价指数仅增长1.5%,低于美联储2%的目标,为货币政策保持宽松提供空间,市场焦点始终围绕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转向展开,2013年“缩减恐慌”(Taper Tantrum)后,2014年美联储逐步缩减资产购买规模,并于10月完全结束QE3,但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0-0.25%的近零水平,未如市场预期般提前加息,这成为支撑股市上涨的重要动力,美元指数全年上涨12.8%,创下2003年以来最大年度涨幅,对以美元计价的企业盈利形成一定压制。
市场表现:指数创新高与板块显著分化
2014年美国股市整体呈现“慢牛”格局,但内部结构分化明显,从风格看,成长股(尤其是科技股)表现强于价值股,纳斯达克指数涨幅显著跑赢道指;从板块看,科技、医疗保健、可选消费领涨,而能源、公用事业则表现疲软。
科技股领涨,创新驱动行情:以FAANG(Facebook、Apple、Amazon、Netflix、Google)为代表的科技巨头成为市场上涨的核心引擎,苹果公司全年上涨38%,受益于iPhone 6系列销量创新高及市值回购计划;亚马逊股价上涨90%,云计算业务AWS增速超50%,推动市值突破3000亿美元;Netflix凭借原创剧集《纸牌屋》等用户规模激增,股价翻倍,科技板块的强势反映了市场对创新经济和高成长性的青睐。
能源板块承压,油价拖累明显:2014年国际油价从115美元/桶暴跌至56美元/桶,跌幅超50%,导致能源板块全年下跌10%,埃克森美孚、雪佛龙等石油巨头盈利下滑,页岩油企业也因高负债面临压力,这一方面反映了全球原油供需失衡(OPEC维持高产、美国页岩油革命),另一方面也凸显了低油价对传统能源行业的冲击。
医疗保健与金融板块稳健,防御与周期属性显现:医疗保健板块全年上涨20%,成为表现最佳板块之一,受益于人口老龄化、创新药审批加速及防御属性;金融板块上涨9%,随着经济复苏和银行盈利改善,市场对金融股的风险偏好提升,相比之下,公用事业板块因利率上升预期(尽管实际未加息)和防御性减弱下跌4%,成为全年表现最差板块之一。
企业盈利:增长驱动与回购支撑
2014年美国企业盈利成为股市上涨的基础,标普500指数成分股全年盈利增长10%,为2011年以来最快增速,其中科技、医疗保健和工业板块贡献显著,企业盈利增长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经济复苏带动营收增长,尤其是消费和出口领域;二是股票回购规模创历史新高,全年标普500公司回购股票达5360亿美元,支撑每股收益(EPS)增长12%。
值得注意的是,企业盈利分化加剧,大型跨国公司凭借全球化布局和品牌优势,盈利表现强劲;而中小企业受制于国内需求疲软和美元升值,盈利增长相对缓慢,美元升值对跨国企业的海外利润造成汇兑损失,部分抵消了盈利增长。
风险事件与市场波动
尽管2014年股市整体上涨,但阶段性波动仍不容忽视,一季度受严寒天气和新兴市场(尤其是俄罗斯、阿根廷)货币危机拖累,标普500指数一度下跌5%;10月美联储结束QE3后,市场对加息预期的升温引发短期调整,指数单月下跌2%,地缘政治风险(如俄乌冲突、中东局势)和公司丑闻(如通用汽车点火开关事件)也对市场情绪造成扰动。
这些风险事件未改变市场的长期趋势,宽松政策环境、企业盈利改善和投资者风险偏好回升,使得市场在波动中延续上涨。
复苏深化与结构转型的起点
2014年美国股票市场是经济复苏深化与结构转型的一年,在货币政策宽松、企业盈利增长和创新经济崛起的推动下,股指屡创新高,但板块分化也反映了经济转型的阵痛——传统行业受低油价和美元升值拖累,而科技、医疗等新兴行业则成为增长引擎。
这一年为后续几年的行情埋下伏笔:科技股的强势崛起预示着“创新牛”的到来,而美元走强和货币政策正常化则成为2015年后市场波动的重要诱因,对于投资者而言,2014年的经验表明,在复苏周期中,需密切关注经济数据、政策走向及行业基本面,才能把握结构性机会,规避潜在风险。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